推广 热搜: 幼儿家庭教育  幼教  学习  注意力训练  育儿新知  智力开发  家长教育心得  教育  学习动力  家庭教育帮 

新高考考试“3+1+2”暴露新问题!选科自乱阵脚,学霸也会成炮灰,12种组合到底该如何选?

   日期:2025-05-25     来源:www.fpgsrc.com    浏览:798    
文章简介:大家都了解,新高考考试推行之后,第三批实行新高考考试改革的省市使用的是“3+1+2”的选科模式。据统计,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法,那样学生们应怎么样选科?如何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?大家一块儿看看~01 什么是“3+1+2”模式? 较之...

大家都了解,新高考考试推行之后,第三批实行新高考考试改革的省市使用的是“3+1+2”的选科模式。据统计,该模式下共有12种选科组合方法,那样学生们应怎么样选科?如何选择才对自己最有利呢?大家一块儿看看~

01

什么是“3+1+2”模式?

较之2020年的高考考试,2021高考考试又有一些新省份将实行新高考考试。河北、辽宁、江苏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重庆共8省市正式启动高考考试综合改革,从2018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(也就是2021届考生)开始推行。

“3”是语文、数学、外语,由全国统考;“1+2”为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,其中“1”为物理、历史科目2选1,“2”是在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科。

为增加考生和院校双向选择机会,考生志愿将采取“专业(类)+学校”的组合方法。

新高考考试“3+1+2”暴露新问题!选科自乱阵脚,学霸也会成炮灰,12种组合到底该如何选?

02

影响等级赋分原则

“思想政治、地理、化学、生物学4门科目每科原始成绩为100分,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依旧为100分,赋分起点为30分。”

转换时将各科目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共5个等级,各等级人数所占比率分别约为15%、35%、35%、13%和2%。

各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,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,根据事先确定的比率,根据转换公式,分别转换到100~86、85~71、70~56、55~41、40~30五个分数区间,得到考生的赋分成绩。转换基数为实质参加该科目选择考的人数。

具体等级比率和赋分区间为:

新高考考试“3+1+2”暴露新问题!选科自乱阵脚,学霸也会成炮灰,12种组合到底该如何选?03

学生选科时存在的盲目行为

01. 跟风式胡乱选择

这样的情况是最多的,为何不少学生扎堆选择理化生,特别是物理,一方面选物理确实要紧,由于如此大学专业几乎没限制,但假如物理成绩非常不好呢?也还要选吗?

实质状况就是有的物理成绩不好的学生也跟风选了,仿佛不学物理叫人感觉不够聪明,是IQ低行列似的。强求的后果就是任人宰割。

02. 靠感觉感性选择

也有不少学生完全跟着感觉走,自己感觉哪门学科学的还可以,成绩还很好就选了,其实人家这一门成绩好的更多,大多数都比你强。

也有些同学自己比较我们的各科状况,觉得其中某几科成绩相对其它科较好,于是就选了,而不是和其他人比较。

03. 靠兴趣喜好选择

有些学生是由于喜欢某个学科,或者喜欢某个老师,最后选了这门学科,上课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,但就是考不了高分。喜欢老师和你最后能考多少分是两码事,不可以感情用事,老师不可以最后助你考大学。

04

“3+1+2”模式下12种选科组合

01

组合:物化政

可选专业:超越96%

组合优势/劣势:专业选择面广,利于以后考研和考公务员

剖析及建议:

物理+化学+政治,这种组合的优势在于:第一,专业选择面广,可报专业超越96%;第二,为将来进步有帮助,政治科目的加入,有益于以后考研和考公务员。

这个组合中三门学科所学的学习力各有侧重,物理强调逻辑思维能力;化学尽管是偏理科科目,由于常识体系的原因,需要进行很多的记忆;而政治又需要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文科素养。

三门学科之间关联性小,学习跨度大,所以,学习该组合需要文理科素养兼备。不拥有这种特征的考生,一点要慎选。

02

组合:物化地

可选专业:超越96%

组合优势/劣势:记忆背诵内容较少,学科之间关联密

剖析及建议:

这个组合是一个比较偏理科的组合;它的优势有两个:一是专业选择面广,可报专业均超越了96%;二是学习时记忆背诵的内容较少,理解的内容最多,学科之间关联密。

地理虽说是传统文科,但相对其他两门文科,更偏重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。

所以,与善于文科思维的学生相比,那些可以选择物理和化学科目、善于理科思维的学生学地理更具备优势。同时,这个组合也存在着挑战:学习困难程度大,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,角逐尤为激烈。

03

组合:物化生

可选专业:超越96%

组合优势/劣势:学习困难程度大,选科人数多且优生多,角逐尤为激烈。

剖析及建议:

物化生这个组合可以说是纯理科组合了,一般理科非常强的学生,都会直接选择这个组合,如此的选择或许会违背了新课改全方位进步的理念,但新高考考试选科还是要以学生的个人意愿为先,根据兴趣喜好为准。

一般选择物化生的学生,要么是理科特别好的,要么是文科特别差的。大伙都了解新高考考试使用的是赋分制,假如物化生成绩普通的学生选择这三科,遇见理科学霸,是非常不占优势的,由于角逐太激烈了。

04

组合:物生政

可选专业:92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合适有理科情结但不喜欢化学的学生。

剖析及建议:

这种组合虽然也有一些专业不可以考试报名,但角逐重压也会小一些,反而会取得不少优势。

譬如,学了物理这科,不少名牌大学都可以考试报名,由于一些很大学都对物理这科有限制,不学物理就会失去不少考名校的机会。而选考政治这科,不少文科性质的专业又都可以去学了,大大放宽了限制,而且生物这科又不如何难,所以高考考试还是非常占优势的。

05

组合:物生地

可选专业:92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生物学科需要善于总结和记忆。

剖析及建议:

高中选考科目中最难的科目是哪一科?说是物理,可能绝大部分学生都不会反驳;高中选考科目第二难的是哪门学科?假如说是化学,可能就会遭到非常大的争议,这个真的因人而异。但,对于多数学生来讲,化学还是比生物和地理难学难考的。

从总体困难程度上来讲,生物和地理是是偏“中性”的学科,既需要文科生的记忆,又需要理科生理解,正由于这样,二者学习的深度和考试的困难程度都不是非常大,学生相对来讲是很容易得分的。

06

组合:物地政

可选专业:92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。

剖析及建议:

物理+地理+政治这个组合的特征明显:喜欢物理但特别不喜欢生化的无奈之举。可报专业比率在92%左右。

一方面,在学习过程中,学生需要在理科思维和文科思维中不断切换;

其次,从已经试点高考考试改革的省份看,选择这个组合的考生人数较少,不利于知道自己真实水平;

第三,因为学校师资和场地的限制,大多数学校非常难单独为人数少的组合设计走班课程时间表。

所以,这个组合最具挑战性。

07

组合:史化政

可选专业:65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文科思维有优势,记忆能力强,逻辑思维能力不太强。

剖析及建议:

选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征: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有兴趣。由于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,拓宽了专业选择面。

"历史+政治+化学”可报专业比率为65%,而在学化学时,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要点的记忆和总结,所以,这两个组适合合文科思维有优势,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,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。

08

组合:史化地

可选专业:65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善于以记忆为主、文字表达好。

剖析及建议:

“历史+地理+化学”个组适合合物理不善于、政治不喜欢,或善于以记忆为主,动手能力强,文字表达好的学生,学科好像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,角逐很激烈,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,化学、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,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。

09

组合:史生政

可选专业:58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有文科偏好,对地理不有兴趣。

剖析及建议:

选择这个组合的学生有明显特征:有文科偏好但对地理学科不有兴趣。由于有了一门理科的加入,拓宽了专业选择面。

而在学化学和生物时,都需要强调对多而零碎要点的记忆和总结,所以,这两个组适合合文科思维有优势,文字表达能力和记忆能力强,逻辑思维相对不太强的学生。

10

组合:史生化

可选专业:65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合适物理不理想,化学、生物有优势。

剖析及建议:

该组合更合适对物理不有兴趣或物理成绩不理想,化学、生物成绩相对有优势的学生。假如以后想要学生物科学、食品科学、海洋科学、环境科学、植物生产类、生命科学、医学类有关专业的,也合适选择该组合。

11

组合:史生地

可选专业:58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学科跨度小,思维跨度大。

剖析及建议:

“历史+地理+生物”这个组适合合物理不善于、政治不喜欢,或善于以记忆为主,动手能力强,文字表达好的学生,学科好像跨度小但思维跨度大,角逐很激烈,地理要和学物理的过招,化学、生物要和学物理的比拼,选择该组合的人要慎重。

12

组合:史地政

可选专业:58%左右

组合优势/劣势:学习困难程度低,选科人数多,角逐异常激烈。

剖析及建议:

历史+地理+政治,该组合是最传统的文科组合,从学习困难程度来看,这个组合相对更轻松。从已经试点高考考试改革的省份看,也是选课人数最多的组合之一,因此,意味着角逐异常激烈。

这种组合更合适想选艺术专业、传媒专业的考生;或致力于考取汉语言文学、新闻学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、哲学类、经济学类、法学类、教育学类、文学类历史学类、管理学类、艺术学类、气象、地图测绘、城市规划、水利水电、酒店管理、旅游、地质勘探、资源管理、文物保护技术等门类和专业的学生。

05

完美选科方案

在此,给大伙汇总了四点:

1、认识我们的学科偏离;

2、认识我们的学科能力;

3、考虑专业覆盖率;

4、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。

第一来讲第一点,简单说来就是:我是“偏理生”,还是“偏文生”。

理解自己偏理还是偏文,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知道我们的思维模式,不一样的思维模式,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同有哪些用途。

假如你是“偏理生”,你可能更喜欢有逻辑的表达我们的看法,日常的你也可以用理性去处置不少棘手的问题。以后的你,想从事基础科学研究、工程类、医药类等专业范围。

假如你是“偏文生”,你可能更喜欢充满感情的表达我们的看法,日常的你对于“人”的考虑和察看不少,同时也用艺术的方法表达自己,另外,仿佛记忆力也挺强的。以后的你,想从事管理类、法学类、文学类、历史研究类等专业范围。

第二点其实简单点说就是:孩子最善于最喜欢的科目;假如孩子找不源于己最喜欢的科目, 至少可以察看孩子最不喜欢的弱点科目是什么, 如此可以相应的用排除法来进行筛选。

像2018级高中一年级学生,学校就针对选科组织了大联考,学校会依据成绩信息,根据新高考考试的模式进行赋分计算。

第三点就不在此说明了,说说最后一点:注意学科之间的关联及学科力量。

定下最佳选择科目之后,剩下的四科,假如前面三点都考虑好了,还做不了决定。那就考虑学科之间的关联性,学习技巧和思维模式也或有所影响。另外就是在读学校的师资水平、课外培训机构的师资等。

最后,想跟大伙说:选科是由学生在高一学习结束后即可选择,在高考考试报名时最后确定。虽说高考考试报名前都可以更换所选科目,高考考试报名结束后不能更改。但在实质操作时,不主张临时换科目!

 
打赏
 
更多>热门阅读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